新聞中心
NEWS CENTER
新年更上一層樓!
一座普通的單層廠房,如何在不改變占地面積的前提下,擴大工廠生產空間?
很簡單,將工廠像搭積木一樣“疊”起來,使其成為多層廠房。 廠房向上“生長”,企業的生產制造活動如何同步上移? 這也不難,只需將各樓層用垂直電梯、環形盤道等加以連接,各生產要素即可在上下樓層間靈活流轉。 恭喜你,一不小心發明了時下火爆的“工業上樓”。 啥是工業上樓?
工業上樓,顧名思義就是將廠房的生產制造活動從一層“搬上樓”,使其成為“立體工廠”乃至“摩天工廠”。 除了讓廠房“長個”,工業上樓模式還能通過巧妙的布置,將生產、研發、辦公等功能,甚至上下游產業“塞”進一棟樓里,提升經濟密度。 產能翻倍、效率攀升、產業結構優化......近年來,讓廠房“長高又長壯”的工業上樓模式,受到“精密小輕”產業的廣泛青睞。 由精工工業打造的和元生物精準醫療產業基地項目,由5個建筑單體組成、最高7層,總建筑面積約7.7萬㎡,擁有全球最大的2000L病毒載體產線。
鋼結構為啥是工業上樓最優解?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,我們需要明確一個事實—— 工業上樓并不是簡單的廠房堆疊,而是一個需要統籌設計的建筑議題。 想象一下,當動輒數噸重、數米高的機器、貨物、車輛等生產要素一齊“上樓”,勢必將對工業建筑的層高、柱距、承重、減震、垂直交通等提出新要求。 簡單來說,工業上樓項目至少需要具備大跨度、大柱距、大層高、大承重這四大特征。 而此時,鋼結構的優勢就能得到充分發揮: 與混凝土相比,鋼結構自重輕、強度高、結構穩定,能夠很好滿足多層工業建筑跨度、承重等要求;同時,由于鋼結構梁、柱尺寸相對較小,也能營造大柱距、大層高的開闊空間。 精工×多層工業建筑 更快、更好、更環保的工業上樓解決方案
近年來,工業上樓模式經歷了從多層到高層再到多首層、復合橋式的迭代升級。在此期間,精工鋼構集團始終順應市場變化,累計打造了各類工業上樓項目近500座。 那么,在工業上樓項目中,精工究竟能為業主提供哪些附加優勢? 首先,更快的建造速度。 對于工業建筑而言,爭取建造速度就是爭取投產速度。快,是對工業上樓項目最基本的建設要求。 2024年4月,由精工鋼構承建的無錫融騰康項目基地迎來鋼結構封頂。項目總建筑面積6.3萬㎡,包含一棟6層疊加式廠房和一棟5層配套用房,總用鋼量超1.5萬t,精工僅用85天完成全部鋼結構安裝工作。 深耕鋼結構行業25年,“精工速度”已經成為了精工的一張金名片。而如今,裝配式鋼結構建造模式的應用,更助力工業上樓項目跑出“加速度”。 工業上樓項目所需的結構、樓面、圍護乃至樓電梯等系統,均可在工廠預制完成,項目現場僅需對系統進行連接,真正像“搭積木”一樣打造工業上樓項目。與傳統建造模式相比,現場人工減少約70%、濕作業減少約90%、整體工期縮短約50%。 海南省澄邁生態智慧園,總建筑面積約89萬㎡,由精工綠筑采用裝配式鋼框架結構打造,5個月實現鋼結構封頂。 此外,面對工業上樓項目復雜的結構、部件、管線安裝任務,精工鋼構集團采用自研BIM平臺,在BIM建模過程中提前發現圖紙中的錯漏碰等問題,并運用BIM技術指導現場施工,大大提升項目實施效率。 其次,更優的結構性能。 2024年8月,由精工綠筑承建的浙江省智能船舶創新中心項目正式開工建設。項目最大層高6m、單層最大面積近2500㎡、最大柱距達10.5m。據項目技術總工任強介紹,該項目將率先引入行業先進的PEC組合結構進行建造,這也將是精工鋼構集團首個應用PEC組合結構的工業上樓項目。 浙江省智能船舶創新中心項目,總建筑面積約20萬㎡,共包含11棟多高層建筑,由精工綠筑采用PEC組合結構體系打造。 PEC組合結構,是在H型鋼腔體內澆筑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種新型鋼-混組合結構,能夠為建筑帶來更優異的抗屈曲性能、承載力和剛度,且其較小的柱截面、梁高,也能為建筑帶來更優秀的空間和層高表現。 近年來,精工的PEC組合結構在醫院、學校、辦公、住宅、公寓等項目上得到了較為成熟的應用;而如今,其優異的結構性能與工業上樓項目需求的完美契合,也進一步豐富了PEC組合結構的應用場景。 其三,更環保的園區運營。 工業“上樓”后,產業相對集中,園區要素也更加密集。因此,對園區資源進行合理調配和使用,也成為了工業上樓項目落地的關鍵議題。 近年來,精工依托在工業建筑領域豐富的屋面資源、幕墻資源,加速布局建筑光伏一體化業務。為業主提供“上有電廠、下有工廠”的“綠色方案”,大大緩解企業用電負擔。 精工鋼構集團旗下精工(國際)鋼構,項目布置5萬㎡屋頂光伏,預計全年發電510萬度,節約能源費用約500萬元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000t,獲評浙江省建筑業首座“零碳工廠”。 除了采用BIPV為園區“開源”,精工還能將建設階段的數據延伸至運營階段,針對不同項目類型進行功能模塊的設計與開發,實現對園區全要素的可視、可控、可預測,以“數字大腦”為園區運營“節流”。 精工鋼構集團自主研發的“數字工廠”智能化管理系統,能夠對園區內全要素進行管理和預測。 向存量挖潛力、向土地要收益。一棟棟拔節生長的工業樓宇,是工業空間的變革、產業生態的迭代,也是建筑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的生動實踐。 未來,精工也將持續探索更優的工業上樓建造模式,為業主提供“向上生長” 的最優解、為城市積蓄“提檔升級”的新動能。 新年將至,也祝愿精工鋼構集團的粉絲朋友們,新的一年和工業上樓項目一樣 ——更上一層樓!